我发现自己每次在学习上遇到坎或者挫折的时候,更多是去想「我学不会,是不是因为我选错路,这路不适合我?」或者「万一选错了会不会没有前途,万劫不复?」。每次都是这样,最后弄得我这一天就不用学习,完全处于焦虑的状态无法自拔。但今天我在去吃饭的路上,我突然想明白了,我这就是典型的「想的多,做得少」,我这些担心都是杞人忧天。下面说一下我的逻辑:
第一个问题「我学不会,是不是因为我选错路,这路不适合我?」,我的回答是对于没有特别的兴趣爱好的自己,是不存在适合自己的道路。而且问出适不适合我这种问题,一看就知道我处于入门的阶段。作为一个具有正常智力水平的人来说学习任何领域知识、入门,并达到养家糊口的水平都是没问题,而我入门阶段的知识学不会只能说明自己没有静下心来学罢了。遇到坎和挫折不是花所有时间去深究问题原因和解决方案的人,换到什么道路上都是走不远的。没有那条道路是没有一丁点坎和挫折。所以说,处于入门阶段的自己就别想那么多,与其花时间去不断更换道路、重复入门,还不如踏踏实实地学习、解决问题,争取早点脱离入门阶段。
而第二个问题「万一选错了会不会没有前途,万劫不复?」,我的回答是不会。其实我担心的是万一等我学成后,它被淘汰了,那我不就是完蛋了。但是后来想一想发现这种情况并不会发生。首先没有十年左右时间,任何一项技术都不会被彻底替代,就比如当前 WEB 开发最常用的是 JAVA,而 PHP 即使只占有一小部分比例但市场上也还存在不少的 PHP 岗位。我现在学的 Python,当前最火、发展最迅速、应用面广的语言,所以我在怕啥?
其次,利用这可能被替代的时间好好学习,只要度过了入门阶段,往后学习的内容更多是其底层逻辑和技术(比如并发控制、存储、安全)。而某个框架的底层逻辑、设计模式与技术思想往往是最重要的并且可复用的,这看招聘要求就知道,熟悉某某框架出现的频率远低于熟悉架构、并发控制等底层技术的频率;再比如面试时面试官几乎不会问你这个 API 调用,反而是问你这个框架这个功能实现的底层逻辑是什么。所以选择哪个框架入门都没问题,更重要的是最终目的是通过框架,学习其底层架构和技术。学会了这些底层架构和技术思想,就不愁没前途了,不怕某个框架淘汰了。实在不放心就选择当前最热门的框架。
总结起来,频繁地换赛道,就只能一直处于入门阶段,而社会第一个淘汰的都是入门阶段的人。所以,选定一个赛道,一路走到黑,越过入门阶段,学到的知识都是相通的,就不怕被淘汰了。
所以我决定了从今起 Django 走到黑。不再整天瞎想,而是脚踏实地地学习,争取早日脱离入门阶段,只要脱离了入门阶段,条条大路通罗马。